2025年春节,春运数据再创历史新高,客流增长印证“流动的中国”蕴藏的消费潜力。今年春节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1436.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,较去年春节同期增长6.3%。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(1月28日至2月4日),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23 ...
简牍曾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书写载体,为数千年前中华文明的繁荣兴盛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佐证。而因简牍内容晦涩、学术门槛高、研究受众范围小,简牍学也一度被称为“冷门绝学”。
曾经,冰雪运动不出山海关。如今,冰雪运动正在南展西扩东进。2023至2024年雪季,全国共举办19项国际赛事和91项国内赛事,国内赛事相比上赛季增长了50%。
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.4%,达7.5万亿元人民币,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。在全球经济曲折前行的背景下,我国服务贸易迈上新台阶,折射出市场对中国发展的坚定信心,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的发展潜能,是中国经济全球竞争力提升的有力注脚。
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(记者杨思琪)乘着第九届亚冬会的“冬风”,“尔滨2.0”“冰雪游”成为当下文旅热词。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齐斌在新华社5日推出的“中国经济圆桌会”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表示,抢抓“后亚冬”时代新机遇,黑龙江省将加快打造世界级冰雪品牌和旅游度假胜地、冰雪经济高地。
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政策落地,更多老百姓选择“换新”过大年。商务部数据显示,年初至1月31日0时,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179.3万台,申请手机、平板、智能手表(手环)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1714.5万件。假期前4天,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、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10%以上。
随着我国影视文学、游戏动漫等文化出海表现亮眼,中国文化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海外消费者青睐。春节期间,带有中国元素的非遗文创、国风潮玩“走红”海外,外贸订单持续走高。在广东东莞的一家玩具企业,记者就发现了不少新变化。
蔡家坡村的艺术乡建,远近闻名。除了墙画,俯卧麦田的“大地之子”雕塑,映照山川的“秦岭之眼”装置,还有陈列着农具的村史馆,更不用说一年一度的“忙罢艺术节”了。一方山水、一村艺术,不仅美了村民生活、饱了游客眼福,还吸引越来越多“新村民”来这里创业。
消费,是拉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。火热年味所带来的旺盛消费,不仅为经济发展献上“开门红”,更有望带动“全年红”——优质商品的日益丰富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、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好、服务品质的水平提升……诸多领域的发力,为包括新春经济在内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我们从2025年新春假期里寻找到了欢乐,也从这里汲取到了不竭的前行动力。(谢伟锋) ...
史料显示,由丝路传入西域的食物有胡豆、芝麻、核桃、大蒜、洋葱等40余种。在漫长的岁月中,这些“西域来客”从贵族专享,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,成为中华美食不可或缺的原料。而通过丝绸之路,中国土生土长的桃、梨、茯苓、黄连、无患子等,也传入西域和世界各地。
冬日午后,黄河如一条金色绸带,静静蜿蜒在济南大地上;河床下方几十米处,盾构机轰鸣着破土掘进,吊机往来穿梭。在这里,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正在紧张施工。   图为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施工现场。新华社记者张钟仁 摄 ...
今年,除夕首次被列为假日,8天春节长假掀起出行热潮。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预测数据显示,2025年春节期间(1月28日至2月4日),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3亿人次。